欢迎访问北京年轮中医骨科医院! 门诊时间(无假日医院)8:00-17:00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医院概况 > 医院动态 >
让关节重新焕发“新”活力
时间:2025.02.04 点击数: 301 发布来源:未知

让关节重新焕发“新”活力

髋关节,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,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。然而,由于多种原因,使得部分患者需要面临髋关节翻修这一手术过程。髋关节翻修不仅仅是对原有髋关节假体的替换或修复,更是对患者恢复正常生活、减轻疼痛、提高关节功能的一次重新的努力与尝试。

让关节重新焕发“新”活力一、是什么导致了髋关节翻修

  1.无菌性松动:这是髋关节翻修最常见的原因,占比约60%-70%。假体松动常与多种因素有关,如骨质疏松、体重过重、活动量过大、骨水泥的副作用等。

  2.感染: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,也是翻修的常见原因之一。感染可能与术中污染、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。

  3.假体磨损:人工关节长期使用后,髋关节假体的磨损颗粒散布于假体-骨界面,会引起骨溶解吸收,最后导致假体松动。

  4.假体位置不良:手术中假体的正确置入对长期疗效至关重要,假体位置不良会导致假体与界面之间应力集中和微动,进而导致假体松动。

  5.其他因素:如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、术后的康复情况等也可能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,导致翻修。

 

二、当代技术的发展

(一)术前评估技术

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,如三维CT重建、磁共振成像(MRI)等,医生在髋关节翻修手术前能够更精准地评估假体周围的骨质情况、软组织状态以及神经血管的分布。这些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,降低手术风险。


(二)手术入路的改进

传统的手术入路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,影响术后的恢复。如今,微创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手术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。通过小切口和特殊的器械操作,减少了肌肉的剥离和软组织的损伤,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,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。


(三)假体的选择与固定技术

在假体选择方面,新型的生物活性材料不断涌现。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骨结合能力,能够促进假体与周围骨质的融合。在固定技术上,无论是骨水泥型假体还是非骨水泥型假体的固定技术都有了改进。例如,使用带有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非骨水泥型假体,可以增强骨长入效果,提高假体的稳定性。

三、髋关节翻修的术后康复要点

(一)早期康复

在术后的数天内,患者通常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,如踝关节的屈伸运动,以促进血液循环,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。同时,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,逐渐开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,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。


(二)中期康复

术后1 - 3周左右,当伤口愈合情况较好时,可以逐渐增加康复的强度。患者可以开始进行床边坐立、站立训练,在辅助器具的帮助下进行短距离的行走练习。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关节稳定性,及时调整康复计划。


(三)长期康复

在术后的数月甚至数年时间里,患者需要持续进行康复锻炼,以逐步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。这包括增加行走的距离、进行上下楼梯训练以及一些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。同时,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,防止假体的再次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