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脱下高跟鞋,是不是总感觉大脚趾隐隐作痛?逛街时总被鞋头挤得发红的"大脚骨",可能不只是影响美观那么简单。
流行病学数据显示,成人拇外翻发病率约23%-35%,前期只是轻微的酸胀,但放任不管的话,可能会导致整个脚掌变形,甚至影响行走能力。
01拇外翻的定义与诊断
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,主要表现为大脚趾向外偏斜超过15度,并伴有第一跖骨头内侧突出。其病情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,可通过以下表现初步判断严重程度:
可逆阶段(10°左右):仅影响美观,行走无痛感,但穿高跟鞋可能引起不适。
挛缩阶段(10°–20°):脚掌变宽,出现脚茧,长时间行走后大脚趾和脚掌疼痛。
严重阶段(20°–40°):脚趾重叠,足弓塌陷,伴有鸡眼、扁平足等,站立和行走明显受限。
畸形阶段(40°以上):足弓严重塌陷,脚趾功能丧失,行走困难,可引发膝关节、腰部代偿性疼痛。
确诊需结合X光测量(HVA、IMA角),并排除类风湿等其他病因。
02拇外翻的临床表现与危害
拇外翻的症状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,主要表现包括:
畸形外观:早期拇趾轻度外偏,后期角度增大,与第二趾重叠,第一跖趾关节明显隆起。
疼痛加剧:初期行走后隐痛,后期疼痛范围扩大,可影响足底和夜间休息,限制日常活动。
穿鞋困难:因足趾变形,穿窄头鞋易引发局部红肿疼痛。
功能受限:足部力学改变,可导致足弓塌陷、步态异常,甚至引发膝、髋关节代偿性疼痛。
关节病变:长期畸形易引发关节炎,出现关节肿胀、僵硬及活动障碍。
03如何拯救拇外翻?
面对拇外翻带来的疼痛和形态改变,我们并非束手无策。
目前,针对拇外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。
保守治疗: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,包括使用矫形器具、进行物理治疗等,旨在缓解疼痛,延缓病情进展。
手术治疗:对于症状严重、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,手术治疗是更为有效的选择。
手术方式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等,微创手术以其切口小、恢复快的优点,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。
但具体手术方式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,术后恢复情况也因人而异,建议遵医嘱进行科学康复训练。
04如何改善拇外翻?
想改善和缓解拇外翻程度的加重,更有效的方法是:
改善大拇指的背屈活动度,增强足底压力,重塑足底压力分布。
① 放松足底筋膜
滚扳机点球放松足底。如果没有扳机点球,通过滚网球和滚空瓶子来代替也是可以的。
② 改善大拇指背屈活动度
“瑜伽金刚座跪立位”,注意双膝微分,脚尖踮起、打开与肩同宽。
③ 抬脚跟训练
站立位,抬起脚趾,脚尖着地。重复几次,能够有效去重新分布脚上所承受的压力。
④ 脚趾压地训练
把所有的脚趾往上抬高,从小脚趾开始到大拇指从外向内依次缓慢下压。
这样能够提高拇指关节的活动度,纠正肌肉不平衡,进而改善拇外翻。
⑤ 支具矫正
借助矫形器械或者是贴扎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拇外翻。
免责条款:本篇文章仅作为医疗科普宣传,不能作为医学依据,若出现任何问题,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